
1907年东山一带地区有教友30余人,受当时交通工具所限,到石室天主堂过宗教生活很不方便,要求增设教堂。于是由石室天主堂出资和教友捐资一部分,在1910年建成东山天主堂。
1910年至1949年期间,天主教广州教区先后派遣朱珊泉、刘荫鋆、程时雍、马良等神父主持该堂教务。解放后教会房产由市房管部门代管。“文革”期间宗教活动停止。
2006年,教会收回该处房产,鉴于教堂已年久失修,木结构、墙体、尖塔、天面严重损毁,地板、门窗荡然无存,政府出资50多万元、教会自筹100多万元对教堂进行了全面修葺,现在教堂环境幽雅、气氛庄严,经历百年风雨的东山天主堂重焕生机。
东山天主堂是一座仿哥特式建筑,具有尖塔钟楼、尖拱顶门、尖拱形花窗、装饰线、砖砌十字拱等哥特式建筑特色,整体建筑呈十字型的天主堂特有格局。
该堂于2012年4月15日复堂。弥撒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六早上7:30,星期日上午10:00(英文)、下午3:00。